研討會主題: 全球化‧圖書館的新角色
研討會時間:2012.01.06
研討會地點:實踐大學
報告人:蔡玉珍
內容:
1. 本次研討會共計一天,分「理性與價值」、「圖書館與文化發展」、「校園、社區文化與圖書館」及「舊工具、新思維」四個主題進行報告與討論。
2. 圖書館Commons的名稱,因應時代發展與需求有了許多變形,故除了已知的Information Commons外,還有Faculty Commons、Teaching Commons、Research Commons、Knowledge Commons等。
3. 現今是一種Crowsourcing(群眾共建圖書資源)的狀態,圖書館必須是Combined services。顧敏老師認為圖書館應「以機構典藏為特色」,「以簡便易用的書目系統」,「以人文恬靜及資訊共享創新氛圍」,「以熱切熱心的專業服務」來吸引讀者到館,同時協助讀者滿足資訊需求。
4. 會中提到閱讀的力量,有二句話可充分展露圖書館閱讀推動的重要:
(1)改變,是閱讀會帶來的結果。
(2)讓圖書館成為一種社會價值,讓閱讀變成一種社會文化。
5. 圖書館過去的角色是Outside in,而現在卻是該Inside out。
6. 機構典藏的方向除了收集校內師生的產出,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保存在地文化。
7. 機構典藏是圖書館存在的法寶。
8. 圖書館是資訊社會的心臟,也是資訊社會的行動。
9. 知識不應成為幸福指數的障礙,而圖書館可以提高幸福指數。
10.「校園文化」其實可由「校園產出」中看得見。
11.環球科大圖書館學科館員的操作方法,值得借鏡。
12. 實踐新館充滿後現代感,但有些地方重設計、輕實用,以館員管理及維護的角度來看,勢必會造成困擾。特將其重點特色拍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