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摘自:
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 Library Watch
上海科技大學圖書館及信息中心館長張甲於2013年12月在臺灣分享大學圖書館的新使命與學習空間解析的豐富實務經驗,張館長開宗明義先指出大學圖書館的新使命為支援學校之學術和科學發展,須從人員、硬體、軟體與資源服務的四大面向改變。圖書館需協助與提供讀者能互相交流之無障礙協作且可因應需求靈活改變的空間及硬體環境,共享空間環境的營造不僅僅影響圖書館服務內容的改變,甚至會影響到機構環境內學習社區的發展。
傳統作為館藏空間的圖書館現在所面對的問題有1. 紙本資源的逐漸減少。2. 到圖書館實際使用的讀者量減少。3. 圖書館使用空間的萎縮以及4. 圖書館服務不能受限於圖書館建築,張館長以國外西雅圖大學圖書館與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為例,兩所大學圖書館都已經開始利用館舍空間的規劃,將紙本圖書集中,將空間重新規畫給學術活動的支援與使用。
營造與規劃學習共享空間所帶來的改變與挑戰必須從人員、硬體、軟體與資源服務考量圖書館現有的資源規劃與支援的程度,信息共享空間可分為個人學習空間、小組學習空間與安靜學習閱覽區,館長以及豐富的經驗與圖片的情境說明,帶領大家不僅僅是從美輪美奐的建築呈現、採光重點、家具挑選、色彩區隔空間等,更從使用者的角度,圖書館管理的角度來看每個共享空間的背後的故事。....
詳全文 : http://ifii-enews.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30.html
全站熱搜